时政新闻眼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如何跑出加速度?习近平这篇主旨讲话指明方向

2024-05-31 18:06:36 | 来源:泰州日报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图为“亚梦h小游戏 前往亚丁湾途中,编队坚持航行一路、训练一路,立足多种复杂情况组织演练训练,进一步提高了实战能力,为执行护航任务做好了准备。摄

  5月30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2022年12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决定,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时隔一年半,习主席在这次主旨讲话中强调,要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

  中国和阿拉伯朋友北京再相聚,有哪些看点?对于“跑出加速度”,习主席明确了怎样的路径?《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视频:习近平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01

  盛会:大国外交的“中阿时间”

  5月30日上午,北京钓鱼台芳华苑内,中国和22个阿拉伯国家国旗以及阿盟旗帜相映成辉。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在这里举行。

△钓鱼台芳华苑。(总台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部长级会议,是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的长期机制和例会安排,每两年在中国或阿盟总部或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轮流举办一次。

  进入新时代以来,2014年6月、2018年7月,第六、八届部长级会议先后在北京举行。那两次会议的开幕式,都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主席在开幕式上都发表了重要讲话。

△会议现场的集体合影区。(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今年是第十届部长级会议,阿拉伯朋友再聚北京。

  巴林国王哈马德、埃及总统塞西、突尼斯总统赛义德、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阿盟秘书长盖特,以及22位阿拉伯国家代表团团长共赴这一场盛会。

△会议开始前的主席台。(总台央视记者杨新禹拍摄)

  这次会议,有两个重要时间节点。

  一是恰逢中阿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

  2004年1月,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位于埃及开罗的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共同宣布成立中阿合作论坛。20年来,论坛建立起部长级会议、战略政治对话、改革发展论坛、能源合作大会等19项重要机制,发布了85份重要成果文件。

△会议开始前,现场正在进行各项准备工作。(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这次会议,也是首届中阿峰会成功举办之后,中阿合作论坛首次召开部长级会议。

  2022年12月,首届中阿峰会在沙特利雅得举行。习主席出席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峰会发表《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宣布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此次会议,对落实中阿峰会成果、加快推动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5月29日下午,习近平主席举行仪式欢迎埃及总统塞西访华。图为欢迎仪式现场的少年儿童。(总台央视记者刘琦拍摄)

  在当天的开幕式上,巴林、埃及、突尼斯、阿联酋4位阿拉伯国家元首和阿盟秘书长分别致辞。除了出席开幕式,4位国家元首这次来华也是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这一组重量级的访问,也恰逢双边关系的重要节点。今年是中国和巴林建交35周年、和埃及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和突尼斯建交60周年、和阿联酋建交40周年。

△5月30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同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会谈。这是会谈开始前的现场。(总台央视记者鄂介甫拍摄)

  02

  “亲切”:继往开来写新篇

  在5月30日的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深化合作、继往开来,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的主旨讲话。读懂这篇重要讲话,需要把握3个关键词——“亲切”“务实”“公正”。

  在讲话的开篇,习主席说,“每次同阿拉伯朋友相聚,我都倍感亲切。”

  “亲”“亲切”“亲近”,这是习主席经常向阿拉伯朋友谈起的感受。

△会议现场的发言席。(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2014年,在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习主席说,“同阿拉伯朋友见面,总有一见如故的感觉。这种亲近感缘于我们对待彼此的热情和真诚,也是缘于中阿两个民族的长期交往。”

  2016年,习主席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演讲,引用了《管子》中的一句话:“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他说,“来到阿拉伯国家,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有一种亲近感。”

  2018年,在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习主席再次表示,“中阿两大民族虽相隔遥远,却亲如一家。”

△现场媒体区。(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亲切”,传递的是情谊。

  在2022年的首届中阿峰会上,习主席首次提炼了“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

  “亲切”,表达的是期许。

  在这次开幕式的讲话中,习主席表示,中方愿同阿方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紧密协作,把中阿关系建设成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标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样板、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的典范、探索全球治理正确路径的表率。

△与会代表在现场合影留念。(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在开幕式上,习主席还宣布了一个重要信息:中方将于2026年在中国举办第二届中阿峰会。他表示,“相信这将成为中阿关系又一座里程碑”。

  在中阿双方共同努力下,这次部长级会议签署了《北京宣言》《论坛2024年至2026年行动执行计划》等合作文件,取得丰硕成果。

  03

  “务实”:深化合作开新局

  2014年首次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的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习近平主席就表达了中阿合作的基调和底色——“务实”。

  他说,我们要“用最明白的语言对话,用最贴心的方式合作”。“集体合作不追求轰动一时,而更看重打基础、谋长远的举措。”

△5月30日开幕式现场,阿盟秘书长盖特在致辞。(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2022年12月,首届中阿峰会发表《中阿全面合作规划纲要》,就双方在政治、经贸、投资、金融等18个领域合作作出规划。

  在那次峰会上,习主席表示,作为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和落实《中阿全面合作规划纲要》的第一步,未来3到5年,中方愿同阿方一道,推进“八大共同行动”,涵盖支持发展、粮食安全、卫生健康、绿色创新、能源安全、文明对话、青年成才、安全稳定等8个领域。

△与会代表在交谈。(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一年多来,习主席提出的推进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取得重要早期收获。

  这次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习主席表示,下阶段,中方愿同阿方构建“五大合作格局”,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

  这“五大合作格局”包括:更富活力的创新驱动格局、更具规模的投资金融格局、更加立体的能源合作格局、更为平衡的经贸互惠格局、更广维度的人文交流格局。

△中阿合作论坛的官方标志。(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当天,习主席还宣布了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包括中方将同阿方在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现代农业、空间信息等领域共建10家联合实验室,中方愿扩大自阿方进口非能源类产品特别是农食产品,未来5年将同阿方力争实现1000万游客互访,等等。

  从“八大共同行动”,到“五大合作格局”,中阿合作正在进一步走深走实,切实惠及双方乃至全世界人民。

  04

  “公正”:中东和平再发声

  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担任中国国家主席之后首访阿拉伯国家时,在阿盟总部发表了一场题为《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

  在演讲中,习主席说,中东是一块富饶的土地。让我们感到痛心的是,这里迄今仍未摆脱战争和冲突。中东向何处去?这是世界屡屡提及的“中东之问”。少一些冲突和苦难,多一点安宁和尊严,这是中东人民的向往。

△会议现场的旗阵。(总台央广记者马喆拍摄)

  然而,在中东这片土地上,战火仍在延烧。去年10月以来,巴以冲突剧烈升级,人民遭受沉重苦难。习主席多次强调,这场悲剧延宕至今,是对人类良知的考验,国际社会必须有所作为。

  这次会议前夕,外交部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透露,本次会议将就巴勒斯坦问题发出中阿共同声音。

△外国媒体拍摄现场旗阵。(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5月29日,开幕式前一天,习主席在同埃及总统塞西会谈时,双方就巴以冲突交换意见。习主席表示,当务之急是立即停火止战,避免冲突外溢冲击地区和平稳定,防止更加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两国方案”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根本出路。中方坚定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

  塞西总统表示,埃方高度赞赏中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始终主持公道,坚持正义立场,愿同中方保持密切沟通,推动加沙地区紧张局势尽快得到缓解。

△会谈中的塞西总统。(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在5月30日的开幕式主旨讲话中,习主席坚定表达了三个“不能”:战争不能再无限继续,正义也不能永久缺席,“两国方案”更不能任意动摇。

  同时,他还强调了三个“支持”:中方坚定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支持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会。

  这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联合声明》,发出了推动加沙冲突尽快平息、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全面公正持久解决的正义之声。

  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阿盟总部发表演讲时说,“民族复兴的追梦路上,难免会经历曲折和痛苦,但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

  以这次北京盛会为新的起点,中国将继续同阿拉伯朋友一道,弘扬中阿友好精神,团结共创未来,让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大道充满阳光。

  监制丨申勇 龚雪辉

  主笔丨覃思

  记者丨李铮 李晋 彭汉明 鄂介甫

  视觉丨陈括 张晶

【编辑:刘欢】

下载百度新闻网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